吃得顺口就是补专家顺脏腑之性为补
来源:广州新闻网 日期:2022-08-10 阅读:“吃得顺口”就是补? 专家:顺脏腑之性为补
说到“补”,首先要看自己需不需要补,大部分人都是喜补恶泻,其实这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偏见,所以有句俗语叫做“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很多人已吃得大腹便便了……
胃以喜为补是清朝名医、温病学派创始人叶天士的1句名言,许多喜欢养生的人对这句话都很熟习。表面看起来也很容易理解,就是吃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补胃。但是,这并不能成为贪吃贪饮的借口,成天的肥甘美味不绝于口,也会对健康造成隐患。
说到补,首先要看自己需不需要补,大部分人都是喜补恶泻,其实这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偏见,所以有句俗语叫做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很多人已吃得大腹便便了,再进补根本没有好处。补胃是指胃气虚弱的情况下,这时常常食欲比较差,需要选择一些患者想吃的东西进行调补。为何要选择患者喜欢吃的东西呢?一是病人胃口弱,没法接受它不喜欢的食品;二是因为人下意识里喜欢的东西,常常都是他需要的。机体一些下意识的喜好还能反应人的身体状态,有人喜欢吃口感较脆的蔬菜,比如萝卜、芹菜,说明他体内偏于郁滞,需要脆的食品来疏通;有人喜欢吃年糕之类的东西,说明体虚需要填补。
吃喜欢的东西这件事,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对错。要具体分析,机体内部真的匮乏了,吃点喜欢的东西补一下是好事;但是,如果机体的营养已很充足了,还依照自己的喜好大吃特吃,不加控制,就是贪口腹之欲的表现了。
喜也是有不同层次的,在《千金方》中有一个医治小儿哭泣的方法,就是用母亲怀孕时特别想吃的东西来喂孩子,小孩就不哭了。试想,胎儿其实不知道食物味道,他想得到某种食物的营养并不是为了满足口欲,而是真正有所需求,这是深层次所喜;而成年人由于嘴馋喜欢吃某种东西,是浅层次的所喜。我们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苦药是没人喜欢喝的,但是它又利于病,所以很多人还是要忍着痛苦来喝。机体的深层次需要苦药来调解身体,浅层次的口感却又谢绝喝药。所以正确的做法还是应当首先照顾深层次的需要。
胃以喜为补还有一层含义,在中医理论里,顺脏腑之性为补,逆脏腑之性为泻。胃的作用是通降,因此能够帮助胃气下落就是胃之所喜,都可以看做补胃,而不是必须有补益作用的药物才叫补胃。其实叶天士还说过胃以通为补、胃宜降则和之类的话,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更没有胡吃海塞的理由了。
北京无精症治疗好医院干细胞技术治疗无精症北京治子宫内膜损伤花多少钱北京男性死精症治疗医院